新闻资讯

上海95后女职员为还高利贷,虚构54名“幽灵员工”两年狂卷540万

今年 30 岁的张某 2018 年入职一家第三方人力外包公司,担任项目专员,负责为客户公司 *** 派遣员工、核对用工情况、确认发放薪资等工作。原本张某工作稳定,工资也不低,然而,一次借贷却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。

" 一开始我的个人债务不多,大概二三十万,因为我的个人征信太差了,没办法从银行贷款,后来我去了一个贷款的机构,推荐我做个人的借贷过渡,其实就是高利贷,当时我也不懂。" 张某告诉记者。

高利贷的利滚利,让张某的债务迅速累积,张某举例说,比如她借 10 万高利贷,扣除各种手续费,到手只有 7 万多,却要求她在 10 天内归还 20 万。

" 被逼得非常紧!有些高利贷每天都要还钱,如果不还,就会疯狂给我打 *** 、发短信,甚至给我发定位,说在我公司楼下,如果不还钱,就上来找我。" 为了还债,张某只能拆东墙补西墙,就这样,深陷高利贷泥潭的张某动起了歪脑筋。

张某发现公司的审核流程都通过邮件进行,仅凭篡改邮件就能虚构派遣员工的数量,并顺利通过公司的审核

利用这个漏洞,2022 年 10 月到 2024 年 8 月期间,张某以借用银行卡走账为由,找亲友要来银行卡号,把亲朋好友的银行卡号编造成派遣员工的信息。亲友收到公司转账后,会全额转回给张某。据统计,张某共计虚构了 54 名派遣员工,骗取公司 500 余万元

普陀区人民法院谭佳怡法官接受记者采访时,揭露了张某频频得手的关键:公司在管理和审核上存在一定漏洞,企业审核机制只核对邮件确认的总金额,却从不验证具体人员名单。张某只需将客户邮件的金额数字稍作修改,截屏上传就能通过审核。

张某供述,500 多万的赃款中,有 400 多万都化作了高利贷利息。去年 8 月,张某来到公安机关自首,到案后,张某及家属退赃 63 万

法院经审理认为,被告人张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,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,数额巨大,构成职务侵占罪。最终,普陀区人民法院判决,被告人张某犯职务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,并处罚金 10 万元

来源:案件聚焦

  • 14名券业人士挺进沪上公务员招录名单
  • Momenta累计合作量产车型超130款
  • 十大流通股东七个在减持套现,复合肥龙头芭田股份史上最强业绩含多重隐忧
  • QFII持仓曝光:中东“土豪”现身多只能源股,中国西电获摩根大通大幅加仓
  • 雅生活服务早盘涨超7% 近日与雅居乐控股订立框架协议
  • 4月20日增减持汇总:暂无增持 天禾股份等4股减持(表)
  • 日本核心通胀加速使央行利率路径复杂化,加息或推迟至7月或更晚
  • 鹿城银行:2024年净利润4036.47万元 同比下降40.65%
  • IMF预计关税不确定性将迫使日本央行推迟加息
  • 云南洱源县4.8级地震:房屋受损442户,无人员伤亡报告
  • 国内期货主力合约夜盘收盘涨跌互现,热卷涨超2%
  • 中国核能科技附属订立2025年奇点能源设备采购协议
  • 直击北京银行业绩会:按揭贷款提前还款明显减少,新增房贷业务量上升
  • 视频|美国痴迷于搞垮中国?萨克斯:关税战 中国能赢
  • 上市银行ESG报告信披质量持续提升 “第二张财报”投资参考性待加强
  • 关键词: